并购市场

【分析类-并购解析】十大行业兼并重组政策上报国务院下半年或现并购潮

发布时间:2012-03-19 17:20  浏览次数:380

    消息人士近日透露,工信部起草的"支持行业兼并重组"政策已上报国务院,将主要从金融、财税、资源配给三方面支持大型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涵盖十大行业。除了去年调整和振兴规划涉及的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造船、电子信息、石化、轻工、有色金属九大行业外,新增了建材行业。 消息人士表示,虽然文件涵盖十大行业,但各行业的具体政策描述并不相同。比如钢铁行业,政策明确了几家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建材行业则没有对重组主体作出明确要求。
    消息人士指出,现在大型企业尤其是央企的资产负债水平对其日后并购重组构成障碍。各行业协会建议在支持行业兼并重组政策中提出适当调减并购企业上缴国家利润的比例,但这一建议最终是否会成为政策变数很大。 从目前央企在各行业排名情况来看,电力、军工、煤炭、钢铁、电子信息、汽车、建筑七行业将成为央企并购重组的主要行业,而这些行业目前拥有的上市公司超过60家。 此外,有关部门此前表示计划上调央企上缴利润比例。最终的政策可能是在央企的考核中,对积极参与并购重组的企业区别对待。在资源配给方面,大型企业建议将资源优先配给优势企业。 6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会议指出,近年来,各行业、各领域通过企业合并和股权、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整合,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行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会议强调,要消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障碍,切实向民营资本开放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中央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中央企业兼并重组。同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推动企业重组的作用,落实税收优惠。 新闻分析(一) 民资并购能量有望迸发 "据我们了解,新疆的煤炭、石油、民航、通讯等大型开发项目,不久后都将为民营资本打开通道。"新疆山西商会会长马克近日表示。 由于国务院鼓励民营资本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入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领域。分析人士称,在这样的背景下,煤炭、石油、金融、民航、通讯等许多领域都将向民营资本开放,而民营资本介入这些领域的最有效手段是通过兼并重组。 "以前我们做一些地方国有企业的重组项目时,如果听说参与重组方是民营企业,谈都不要谈。这说明民营资本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歧视的。"申银万国收购兼并部总监陈悦说。 分析人士指出,民营资本之所以并购重组热情不高,原因是许多领域对民营资本存在无形的"玻璃门",使民营资本难以介入。 对此,并购行业人士认为,取消地域、行业等诸多限制,能够为民营资本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提供机遇。 王巍认为,取消行业垄断、地域垄断等限制,有助于民营资本扩大介入的范围,更能发挥资本的优势,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手段,更有效参与全球化市场化资源配置。 新闻分析(二) 跨区域重组央企唱主角
    6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地区间可签订财税利益分成协议,实现企业兼并重组成果共享",这被视为对企业跨区域重组最有利的政策。 对于市场化跨区域重组,业内人士认为,真正由地方企业操刀完成的跨区域重组案例相当有限,更多的跨地区重组个案是由央企为主体完成的。 而市场区域性不强,生产极度同质化的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地方性企业,由于被卡了新建项目的脖子,走出去的积极性相对偏低。"企业现在想做的是产能区块的调整,但是限制新建项目的政策限制了这一点。"河北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大勇透露,河北唐山的几家民企抱团成立的渤海钢铁集团已被河北省圈定为省内重组除河北钢铁外的另一主体,而该集团上报的技改产能向沿海转移的项目因"限制新建产能"的政策而被搁置。 "地方优势企业在省外找不到产能转移的落脚点,最终的跨区域重组工作恐怕还是要由央企承担。"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人士认为。而6月中旬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体现了"省内整合先行"的思路。该意见明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抓紧制定和上报本地区2010-2011年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方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加上今年是央企整合大限,要将现在125家企业合成到80家-100家,预计下半年重组市场将出现并购潮。

东莞日报 2010年07月08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