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市场

【分析类-企业并购评论】亚信7亿美元并购联创内幕

发布时间:2012-05-09 15:49  浏览次数:605

    正在海外进行上市路演的南京联创高管团队,将于12月7日返回国内。原本计划于12月9日登陆美国纽交所的计划已无必要,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已经成为一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一部分。2009年12月6日晚间8时,亚信正式宣布以超过7亿美元并购联创。
    消息显示,亚信全资并购南京联创,其中支付6千万美元的现金,其余为亚信股权。并购完成后,联创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孙力斌将与丁健一道出任新亚信联席董事长,张振清则继续出任新亚信CEO。
    而并购完成亚信,市值也将接近20亿美元,一举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软件厂商,仅次于以色列AMD OCS公司之后。同时顺利跻身国内最大软件厂商行业。
    谈判
    谈判始于今年4月。
    当时的南京联创已经决定启动登陆美国纽交所的上市路演。不过,同时联创当家人孙力斌“也主动找到亚信,希望再次就双方的合并进行谈判”。
说“再次”,是因为2002年时,亚信就已经与联创进行过接触,但联创回绝了亚信的好意。那时行业也尚在发展中,前景看好,但也一片混乱,和亚信一样看好这个市场的孙力斌选择了自主发展。
    7年之后,南京联创排名中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前100家企业第13位,业务范围涵盖了软件与服务外包、现代信息服务业、高科技医疗器械、软件人才教育等多个领域,科研人员逾5000人。近年间,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公司考察。
    接近双方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丁健的梦想是希望做一家世界一流的软件企业。而孙力斌也考虑到如果单独上市,未来的运营与竞争压力都将倍增,因此产生了与亚信合并的想法。
双方谈判的焦点在二。一是价格。双方谈定以换股为主,但各自换股比例则几经拉锯。亚信一开始提出的条件是希望能够以2:4的比例交换联创全部股份,而被联创拒绝,最终双方达成的条件是亚信2:3更换联创所有股份,加上亚信支付6千万美元的现金。
    二是董事会。由于孙力斌个人握有联创超过5成以上股份,亚信并购联创完成后,孙力斌本人将一跃成为亚信最大个人股东,因此董事会内部的安排将成为重中之重。根据当天公布的消息,新亚信董事会将由9人构成,其中联创以孙力斌为首,派出3人,亚信则派出6人进入董事会。
    并购宣布后,孙力斌与丁健一道,出任新亚信联席董事长。亚信现任CEO张振清依然担任CEO。
    在此期间,孙力斌也没有中断自己的上市之旅。就在谈判进行的过程中,联创路演团队依然在全球展开路演,按照此间媒体公布的消息,联创希望以每股13至15美元的价格发行1020万美国存托凭证(ADS),希望以此募集约1.29到1.4亿美元左右的资金。上市时间也被定在12月9日。因此,当外界有传言称亚信与联创正在就并购展开谈判时,业界大部分人都没有相信,而是认为联创将最终单独上市。
   12月6日早间6时,亚信与联创最终在并购合约上签署名字。联创中断自己的上市之旅,晚间8时,双方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
    巨无霸
    并购完成后,新亚信将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软件企业,仅次于以色列AMDOCS公司之后。同时也成为国内最大的电信软件企业,和最大的软件服务公司之一。
    按照合并后的收入计算,新亚信(亚信+联创)联合体2009年净利润将超过6千万美元,直接预计2010年净利润将超过1亿美元。
亲近亚信的业内人士指出,亚信与联创的并购,预示着中国软件产业的新崛起。新亚信凭借着在美国上市的背景、18亿美元市值,反映出国内软件产业的变好。
    另一个直接的观点是电信行业将成为一个一流行业。由于中国3G建设的启动,未来2到3年内网络建设将成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此前的市场报告显示,到2010年,仅设备厂商就将分走3G市场2300亿人民币的蛋糕。而在硬件厂商狂欢之后,关于网络服务的升级、运营效率的提升,将成为一个新的金矿。上述业内人士强调,“一流的行业,才诞生出一流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亚信与联创的发展史,与电信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2005年开始,电信软件业务稳步上升。以亚信股价计,2005年4月25号时股价低至4.85美元(当时张振清刚刚接任亚信CEO),到2009年12月4日收盘时为25.04美元,股价增长幅度超过393%。
    接近双方高管的人士预测,由于市场发展迅猛,和亚信在前面的典范,联创单独上市并无阻碍。
    在电信软件领域,并购兼并也一直是发展的主旋律。纵观亚信的发展,就是一部并购发展史。2001年亚信进入电信软件领域,正是通过并购杭州德康。而奠定今天在行业内的地位,则是通过并购广州邦讯。
    全球最大的电信软件企业,以色列AMDOCS公司也在国内狩猎多时。业内人士透露,AMDOCS也分别与亚信、联创分别接触过,提出了并购的意愿。但两家公司均予以回绝。希望在中国市场获得快速发展的AMDOCS转而买下了排在这两家公司之后的朗新科技。
    另一家电信公司华为,也曾谋求过对亚信的并购,这一度成为数家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最终也没有成为现实。
    发展良机和整合难题
    并购案宣布期间,前亚信高管均都在小心翼翼地不对并购案本身做出评价的同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乐观估计。
    华兴资本CEO、亚信前首席战略官包凡表示,市场到需要整合的时候。他认为,电信服务市
场与软件市场未来一定会出现非常多的兼并收购,“大企业都开始兼并收购了,小公司就更没有话说了”。2002年时,身为亚信首席战略官的包凡曾操刀亚信对联创的并购,而在此次并购中,包凡再次担任亚信现管理层的战略顾问一职,并最终圆梦。
    亚信前CEO张醒生对此认为,在有限的行业进行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亚信并购联创,是一个大家都可以获得更好整合力度、更好资源调遣的优秀方案。
前亚信创始人、现普元软件董事长刘亚东也表示,并购联创为亚信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做了准备,利于应对更加复杂的经济形势,也能化解现阶段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此间有亚信内部人士透露,在亚信内部的策略中,张振清已经将目光从电信服务投放到了更大的IT服务市场之上,在电信市场已成囊中之物的情况下,金融必将成为下一个进入的市场。他提醒说,以亚信的风格,一旦亚信展开该领域的并购,即可视作亚信进入金融市场战略的开始。
    另一个大的市场是如刘亚东所说的国际市场。2008年初,亚信为中国移动(CHL,50.07,+0.04%)巴基斯坦分公司CMPAK提供的OCS及CRM系统成功上线。2009年9月,亚信与新加坡AGI公司(Alpha Growth International Pte Ltd)签署协议,在新加坡成立了一家亚信控股的合资公司Asiainfo International。
    亚信内部人士认为,上述海外进展具有重大意义。接近亚信高层的人士也表示,在并购结束后,新亚信的增长点在新业务之外,必然投向海外市场。“华为的国际化如此成功,对于做电信服务的亚信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借鉴”。不过由于并购联创后的整合需要,大规模进军海外可能在一年或两年之后。
    但并购后的整合问题也随即浮出水面。亲近两家公司高层的人士表示,亚信的本质是一家“海龟”公司,海派风格浓郁。而南京联创是一家典型的中国成长的公司,本土化风格厚重,两者能否顺利融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一个可能的方案是,联通业务擅长的联创团队将主管双方这一领域的团队,而双方的移动业务团队则交由亚信团队负责。
    业内人士也提醒说,这起并购完成后,新亚信管理层必须加强与运营商的沟通,“运营商对新亚信怎么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运营商担心新亚信一家独大,那几乎意味着未来业务受损,且留给了竞争对手发展良机。
    如果上述不幸言中,那么受益者将可能是华为、东软和神州数码。
腾讯科技 2010年12月07日

分享到: